
崔平平:對一片茶葉的堅守
?
(文/圖 黃岳云)4月清風暖陽,慈利縣三合鎮大大小小茶園里的茶葉開始進入采摘期了,茶園里的茶農們紛紛穿梭在茶園里開采今年的春茶。
4月4日筆者來到慈利縣青年創業商會會企、張家界金慈銀澧茶業,站在最高處遠眺群山蔥翠再俯瞰茶園,只見滿坡茶園已是綠油油的一片,一行行茶樹抽芽吐綠,泛著翠綠的茶芽顯得格外誘人,沁人心脾的茶葉清香讓人陶醉,茶姑們腰系茶袋,說說笑笑,雙手上下翻飛,忙著采摘嫩芽初茶。
走進制茶車間,一股春茶的清香彌漫在整個車間,只見員工們有的在篩、有的在揉、有的在捻.......大家都在有序的忙碌著,“清明節前后幾天采摘的茶葉不僅品質最好,經過精細的制作程序,最后出來的茶湯浸人心脾。” 金慈銀澧茶業負責人崔平平告訴筆者:在制茶期間,要特別控制好茶葉的香氣的色澤。為了讓筆者直觀的了解茶葉的制作流程,崔平平詳細介紹了現代工藝制作方式和傳統的制茶方式,他將采回來的茶葉放入一口溫度已經達到200度左右的生鍋中,便開始用雙手不停地翻炒。“翻炒必須全程用手,憑借制茶人的感覺和經驗掌控火候。”崔平平介紹說,“工具翻炒容易破損葉片,影響茶葉的品質。”
“這些剛殺青的茶青,在殺青后有了韌性,已經是準茶葉 了。”崔平平快速地用茶帚把“準茶葉”掃到竹篩中,迎接它們的是下一步的揉捻成形。“這些準茶葉 要盡快冷卻下來,成形才成得扎實,才能變成真正的茶葉。”崔平平用雙手輕揉,茶葉在竹匾中翻滾,茶葉條索變得緊實,殘留的水分和青澀味也在進一步散發。
80后制茶人崔平平告訴筆者,手工制茶非常辛苦,稍不注意就會被鐵鍋燙傷,年輕人不大愿意學。他認為,能不能做出好茶,和人的悟性、閱歷都是分不開的。“其實喝一杯好茶可以很簡單,在很多人看來,喝茶只是一件雅致、閑適的事,與日常生活有些距離。”崔平平認為,喝茶應該回歸到生活中。將喝茶看作是一件生活化的事,喝茶自然就變得簡單了。”
2010年,崔平平大學畢業,他卻放棄了在大城市就業的機會,毅然決然回到家鄉自主創業。
“如果年輕人都留在了大城市,那我們的家鄉怎么辦。” 說起回鄉初衷,崔平平的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讀書那會兒每次放假回家,基本上看不到年輕人,留守下來的都是些老人孩子,看著大片茶山荒棄,就覺得非??上?。從那時候起,我就開始思考,怎么樣才能把這些資源利用起來,讓年輕人都回來一起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好。
“我堅信山頭上這些不起眼的小葉子藏著能讓大家致富的新路子。”回到老家三合鎮,崔平平籌集8萬元借款開始起步,自學茶葉種植、生產技術,學公司運營管理方法,培養團隊,最終由當初的家庭小作坊發展成為占地3000平方米的現代化茶葉加工廠,從一個個體戶逐步發展成為張家界市級龍頭企業、湖南省優質初創企業。
目前,崔平平創立的金慈銀澧茶業公司規劃了基地發展部、產品研發部、文化服務部等核心部門,推出了茶藝培訓、戶外茶會、茶旅體驗等一系列茶文化體驗活動;結合三合鎮土壤肥沃,氣候適宜,產茶歷史悠久的優勢,探索出以紅茶為核心產品,以“金慈銀澧”為主推品牌,以“慈利茶·金慈紅”為營銷聚焦的品牌發展戰略,深度開發完善產業鏈閉環,傳承中國茶飲健康與美的文化,助推產業發展升級,公司生產的“金慈紅”產品已經連續兩年榮獲湖南省茶博會名優茶評比金獎。!
“這些年我們在做好自身產業的同時,也積極參與了社會公益和鄉村振興戰略。” 崔平平介紹說,2019年公司參與“千企幫千村”重點產業扶貧項目中,直接幫扶200多戶800多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公司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領悟政策精神、了解百姓需求。開展了大量的入戶調查走訪工作,設立了專用文件柜存放茶農檔案,每戶一本,記錄他們的家庭成員、茶葉面積、銷售收入、基地培管等信息,深入了解他們的基地現狀、實際困難和發展需求。發展好的茶農鼓勵總結經驗推廣并給予獎勵,發展滯后的由合作社協助尋求解決措施,通過公司、合作社、茶農之間的良性協作,確保茶農建立有效茶園基地,實現20年以上的后期收益。
公司也先后被授予“湖南省優質初創企業”、“張家界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慈利縣工會活動基地”、“全國巾幗農業示范基地”;他個人也先后榮獲“慈利縣最美創業”、“張家界市創業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和“慈利縣勞動模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關閱讀
- 04-08崔平平:對一片茶葉的堅守
- 04-07確保防汛有備無患!湘潭市委書記、市長
- 04-07永州市副市長、公安局長車麗華2022年
- 04-07清明祭英烈 ?哀思化動力 懷化站派出
- 03-24懷鐵乘警“兩到位”嚴密防疫保高鐵安
- 03-24氣象部門全力保障春耕備耕夏糧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