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陀螺”書記張鋮昀
中國訪談網訊(文/圖黃岳云張桂進)張鋮昀,作為國網慈利縣供電公司駐楊柳鋪鄉的荷峪村、三合鎮關巖村的駐村幫隊負責人,在駐村3年的幫扶中,他就像一個陀螺在幾個幫扶點村轉來轉去,被當地群眾形象地比喻為扶貧路上的“張陀螺”。
張鋮昀(右)正在查看幫扶村生產茶葉時的情景
2016年底,他主動請戰扶貧工作,擔任國網慈利縣供電公司駐楊柳鋪鄉荷峪村扶貧點的第一書記,2018年又被派駐到慈利縣三合鎮關巖村擔任第一書記。他就像“陀螺”一樣,在幾個村之間來回轉圈,日夜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特別是2019年11月份慈利縣開始迎接省檢、國檢以來,他連續加班加點,12月份由于工作強度高,一時身體不適,僅僅只是在醫院開了一些藥,帶病堅持工作。通過努力,關巖村78戶貧困戶,284名貧困人口于2018年全部脫貧摘帽,2019年底已人均年純收入達到9500元。
2020年春節期間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為了做好幾個村的防控工作,他更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1月26日,他小姑因病逝世后都沒有見上最后一面。1月27日,他的愛人因患多種疾病而住進了醫院,此時,關巖村一村民家屋后山體滑坡,造成三間房屋損壞,他顧不上照顧愛人,堅持在山體滑坡現場協助村支兩委處理險情。在他的帶動下,國網慈利縣供電公司駐點的3個貧困村和1個非貧困村的疫情防控工作都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好評。
關巖村2014年被列為縣級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8戶283人。全村茶葉種植面積占到耕地總量的65%以上,種茶是村里主要經濟來源之一。茶樹遍布、家家種茶,但茶葉卻沒有給他們的生活帶去富足。“第一書記”張鋮昀,卻為這“茶”犯起了難。
于是,張鋮昀與村支部書記汪云清一道,上門走訪貧困戶,關巖村山高路陡彎急,他們前前后后跑了無數家,只愿農戶能提高茶葉品質而換來好收入,但結果該村的茶葉還是低價被外來商販批發收走。
張鋮昀急了,趕緊再和汪云清挨家挨戶走訪,在了解到貧困戶詳細的訴求后,張鋮昀立即協調當地一家茶廠,建立專業合作社,把該村荒廢的近百畝茶園重新利用起來,讓貧困戶都入社,每年還有固定分紅,他還協調公司為茶廠解決了用電,廠房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難題,茶葉增值了,村民也笑了。
如今,張鋮昀依舊像個“陀螺”在幾個扶貧點村穿梭,為今年決勝全面小康收官而忙碌著。
相關閱讀
- 03-15官針堂院長殷學臣創九針十二法 開創
- 11-27“陀螺”書記張鋮昀
- 06-02金融租賃助力汽車銷售,業務規范很重要
- 10-21堅守雪域高原的姐妹花:“家在玉麥,國是
- 05-29專訪國資委研究中心張春曉:國企去杠桿
- 04-22綠色與智慧——專訪雄安新區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