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金融人才政務云平臺正式啟用
當前,世界各國在數字政府建設方面已形成基本共識,前有5G和新基建,后面包括數字孿生、元宇宙等熱點啟動,普遍認識到通過發揮政府數字化轉型的先導性作用,撬動經濟和社會數字化轉型,進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展望“十四五”規劃《綱要》,我國數字政府建設將呈現出日益成為衡量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并越來越成為引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強大力量,更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
近日,欣聞國家金融人才政務云平臺舉辦了啟動儀式,于是我和我們報道組的幾個小伙伴便興致勃勃地來到了位于復興門45號院的中央國家機關金融人才發展工作委員會、全國金融人才平臺服務中心分部地址展示臺親身體驗了一下國家金融人才政務云的啟用情況,也標志著國家金融人才政務云服務平臺的正式啟用。
首先,我百度了“國家金融人才網”,進入后點擊了國家金融人才政務云,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張圖片文件,內容為“熱烈慶祝國家金融人才政務云平臺正式上線”。接著,我又點擊了人才找工作,進入后讓我注冊,我用手機帶我的英文姓名注冊,最后一步一步的自然形成了一個我的簡歷表,這簡歷表比我們平時用的簡歷表更標準更規范,并且是自動生成的,還在界面上提醒我下載生成word文檔。完成后我輸入我需求的崗位等信息,找到了符合條件的兩個崗位,我投了我的簡歷后退出。再接著我又點擊了人社辦理,最后提請了我的需求,系統給我的手機提醒正在審核中,后面有專職人員聯系你且給你辦理,我又退出了該項。
同時我還點擊了新聞資訊,職業指導等欄目,上面也介紹了不少的新的金融人才相關信息,我花了10分鐘瀏覽了一些資訊又退出了。
其實,我更感興趣的是人才找人才這個欄目了,相當于一個線上的不同層次人才交流匹配生態鏈,這樣我就可能找到我需要請教的優秀專家和需要的更高端領導人才,從而讓我找到更好的良師益友,有利于我的事業發展。
正如中央金融人才工委書記、國金中心主任張信良認為,我國的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需要從三個方面同步發力。一是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人才評價體系,需要明確人才能力要求,制定衡量微觀個體的、統一的能力量化標準,全面評估人才能力成熟度。二是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人才培養體系,需要有效地規劃人才成長道路,通過政府引領,整合社會優質資源,強化實操,夯實人才底座。三是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人才庫,需要向政府、監管部門、金融機構、高校、融資企業等金融參與各方提供精準服務,深挖人才資源的價值,使人才服務與產業的發展。張信良主任建議,在數字金融人才發展過程中,要做好三個層面的協同:一是人才源頭方面,要注重存量人才的數字化轉型和增量人才的數字化培養的協同,高等院校在培養專業人才過程中要加強對機構的游學調研。二是行業發展方面,注重金融業務人員數字化與金融監管人員數字化的協同,具備數字化思維、掌握數字化技術、運用數字化工具來改進監管新理念的監管人員,對防范行業風險的同時促進行業守正創新至關重要。三是單個機構方面,注重數字化技術人才和業務數字化人才的融合,連接業務數字化和數字化技術的“TI(TEC+INT)人才”十分重要,應加強技術創新與業務創新的輪崗和跨領域人才的交流。“一定要鼓勵數字化金融人才在生態中流動和嫁接。”張信良先生還表示,這種流動不僅僅局限于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而是在傳統金融企業、垂直金融企業、互聯網公司、銀行機構的數字化部門等之間相互流動,這才能達到良好的培養數字化金融人才的效果。
金融人才理念創新是中國金融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基石。當下,我們需要怎樣的數字金融人才?該如何培養高質量創新金融人才?地方如何促進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人才發展?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我認為全國金融人才平臺服務中心主辦的國家金融人才政務云平臺就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金融人才的自證和他證的問題,從而解決人才信用問題。金融的風險是人的風險,金融人才的良才和劣才的區分在國家金融人才庫上得到二次認證,這就很重要了,我通過政務云負責人知曉,他們下一步將與公安人臉系統,教育部的學信網和其他的第三方認證機構數據信息打通,實現金融人、產業人、信用人、可信人,確認后的互通、互認和互信。
我又點擊了領導找領導,這里面體現了企業的認證和領導人的認證的雙認證,同時慢慢的也會打通行業里人才的流動情況,人才的工作狀態上前一家企業對已用人才的評價,慢慢的也會提供給新用企業對人才的評價,同時曾經工作的人才對原工作單位的評價,從而看到自認證和他認證,讓金融機構人力領導和用人領導和金融人才都做一個可相互授權查詢,長遠穩定,有發展的負責任的法人和自然人的認證。若再與“企查查”機構等實現互聯互通,從而實現人、物、網的相互認證,達到實現良幣驅逐劣幣的網絡環境,成為一個網、人、機構的良性發展生態圈,從而對接中國信用網和信用中國網。
國家金融人才政務云系統在模塊設計時,首先是把“人”作為基礎信息管理的核心,采取緊耦合和松耦合相融合的模式,按照“一個入口、一處維護”人的自然屬性,實現業務間的完全共享,以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路;其次是以人的一生為主線,串聯起金融人才的各項社會發展和保障業務及其信用相關。第三是把握住金融人才的各種業務狀態的關聯,通過認真分析自然狀態、健康狀態對參保狀態、就業狀態、醫療狀態和失業狀態、技能成長狀態產生的正影響,將人的自然社會屬性與各種業務屬性的關聯關系準確完整的用具體業務環節表述出來,就可以形成了一體化的基本信息與業務信息互通過程。第四是統一單位法人實體管理,建立統一的單位法人人才信息庫,為每個機關企事業單位賦予唯一的單位法人人才索引號,建立一套基本信息。第五是系統實現遵循“業務多渠道、技術單入口”的原則,對于金融人才的社保、就業、教育、醫療等業務部門均提供基本信息維護功能入口,使數據保存的結果也會統一。
運用網絡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確保信息真實性, 國家金融人才政務云系統的設計思路:一是由單位申報的人才信息,可以結合行政管理手段,二是由個人自主申報的人才信息,結合數字檔案建設,需提供個人電子證明材料進行自證,同時系統通過第三方他證而讓數據真實。其分析是建立人才管理基礎信息庫,對采集的人才信息建立“一單式”管理,每月自動生成統計信息,供領導和社會機構決策。其利用是經過一段時間運轉,在全國金融人才動態管理基本準確、成熟的基礎上,結合單位金融人才需求,與人才市場形成良性互動。最終的理想狀態:一是通過國家、省、市等多級人才的入口,動態跟蹤記錄金融人才入庫后的各種信息變更;二是加大市場監測和分析力度,建立全國金融人才市場供求分析制度;三是加強信息分析研究能力和市場調節掌控能力,為全國金融人才合理流動和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金融人才政務云還設計了與公安系統、人社系統、教育系統、消費系統、醫療系統融合的接口,未來國家金融人才政務云平臺將逐步整合目前公共服務及社會服務資源,完善和豐富金融人才政務云服務供給體系,整合現有繁雜的服務入口,將云平臺的供給側、需求側,以及云平臺的中間服務側看作為命運共同體,營造平臺生態,改善平臺生態,打造一站式國家級金融人才政務云平臺服務,實現多樣化、智慧化、人性化的數字社會服務體系。(通訊員:雨濃)
相關閱讀
- 04-12實力深耕多重專利,蔻賽為女性打造獨一
- 04-11國家金融人才政務云平臺正式啟用
- 04-02北京鏈家志愿者參與社區防疫 共同守
- 04-01堅守初心使命 創新智慧黨建
- 04-01劍南春的生態密碼,是釀制好酒的關鍵
- 04-01劍南春,借文化之翼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