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利:農時不等人 田園春耕忙
中國訪談網訊(文/圖黃岳云)陽春三月,桃李花滿枝,春種正當時,雖然晨風迎面吹來讓人還有一絲冰涼的感覺,但這絲毫阻擋不了這微風中透出的暖暖春意。日前,筆者行走在慈利縣各鄉鎮的田間地頭,村民們已經深入田間地頭,整地、播種……到處一派春耕春播的忙碌景象。
“合作社現在已經把種植水稻、紅薯、玉米、辣椒所需的肥料、種子都備好噠,這不,今天趁沒下雨就把紅薯苗和辣椒苗育起,”吉強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駱淵祥一邊跟工人覆蓋薄膜,一邊聊起他今年的種植‘藍圖’:“今年合作社紅薯套種玉米面積是200畝,辣椒100畝,水稻700畝,.用于春耕生產的農機具早已進行了檢修...........”
目前正是溫室蔬菜育苗關鍵時期,3月3號,筆者在永安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看見,一個個溫室大棚整齊排列,棚內一株株翠綠油亮的蔬菜幼苗長勢喜人。不遠處,10多名工人分工有序,正在給幼苗除草、移栽、裝盆,一副生機勃勃的春耕生產圖景。
永安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2013年成立,當時種植面積只有70畝,通過土地流轉+入股的模式,現在種植面積達五百畝,年產值也達到了1000萬元,吸納了4戶易地搬遷戶和13戶周邊農戶在這里務工,讓他們在這里既可以有份穩定收入,又可以學習育苗技術。
52歲的姚友年是永安村附近的農戶,在這里就業已有兩年多了,在這之前,她一直在外打工,2016年回家后,因要照顧家庭,一直在家沒有經濟來源。2018年,姚友年在合作社有了一份合適的工作。姚友年告訴記者,在這里做事比較方便,不僅能在家門口做事還可以自己學點技術,學會育苗。
隨著大棚蔬菜規模的不斷擴大,帶動了當地群眾就近就業。一排排的蔬菜大棚是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期盼,他們用勤勞的雙手繪就著蔬菜特色振興鄉村圖。
眼下,隨著氣溫回升,果樹開始發芽生梢,正是春剪、移栽的好時節。3月4日,在張家界奔象果業有限公司溪口鎮渡坦坪1500畝金秋沙糖橘、紅美人、無核沃柑的繁育基地里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只見基地里數十名工人有的在起苗子,有的在打捆、有的將樹苗運到卡車前,有的則將金秋砂糖橘苗子按序裝到卡車上,“今天起的這5000 株苗是來自宜昌的客戶要的,他們開著卡車到基地里來拖的,這個春季外銷的金秋砂糖橘苗預計達到100萬株。”公司負責人李洪波說。
姚登前笑意滿面給前來取經的客人介紹蟠桃的配管技術
在張家界桃花谷農業有限公司的蟠桃基地里,年輕的主人姚登前正忙著對蟠桃樹進行修剪、整形。“這山坳里的山地總共有300多畝,已經荒蕪20多年噠,我3年前把這里的山地流轉過來了,利用這里獨有的資源優勢專門種植蟠桃、冬桃,打造一個集采摘、生態養殖、鄉村一日游為一體的現代版“桃花谷”,目前種植的蟠桃、冬桃面積有40多畝5000多株,土雞目前存欄的還有200多只,等段時間就把小豬仔搞來進行生態放養,現在“桃花谷”最大的難題就是交通和照明用電,作為返鄉創業的年輕人,也希望得到相關部門的支持。”姚登前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
相關閱讀
- 03-15官方推薦:2021年中國當代高層次書畫藝
- 03-07慈利:農時不等人 田園春耕忙
- 03-0276%是新人、加盟14個月業績即破百萬,
- 02-26安徽亳州:創立三曹歷史文化研究會機構
- 02-19珍寶島創新藥發展持續向好,或迎重大市
- 02-07全方位落實人才強國戰略 貝殼等企業